水車是一種灌溉工具。作物需要灌溉,猶如人需要喝水。灌溉工具有多種,諸如戽

斗、桔槔

等。水車是其中技術最高、效率最好、使用最廣的工具。水車有兩種,一種名翻車,發明於東漢末年,發明人是掖廷令(官名)畢嵐,起初用於給郊區道路灑水,後經三國時人馬鈞的改進始用於農業。馬鈞改進的翻車是用手搖的,後世稱為拔車。
自唐以後,又出現了功效更高的腳踏翻車和牛轉翻車。其中又以腳踏翻車為多。唐宋以後發明了利用畜力為動力的牛轉翻車、流水為動力的水轉翻車和以風為動力的風力水車。
另一種水車名筒車。筒車是利用水流推動轉輪來提水灌溉的裝置。發明於唐朝。唐人陳廷章的《水輪賦》中對筒車有生動具體的描述。宋元時期,適應不同的農田灌溉需要,筒車又有所發展,出現了衛(驢)轉筒車、高轉筒車、水轉高車等不同形制。
唐代還發明了另一種灌溉工具立井水車。「以木桶相連,汲於井中。」這種「以木桶相連」的水車是用來提取井水的,故又稱為井車。